如果把C大调的音阶列出来,然后把每一个音都做一个三和弦,就会得到七个和弦。这七个和弦不用外加临时长降记号,就会自然发生在C大调里面的和弦。
所以本节就是讨论这7个和弦在C大调里面扮演什么角色。
先听一下小星星的片断
主和弦
我们把一个调的第一个音做的和弦叫做主和弦,所以C大调的主和弦就是C和弦。
主和弦在一个调里面有稳定、开始的感觉,我们可以比喻成“家”。
但如果一首曲子里面都是主和弦,就会很无聊,就好像一直在家里一样。听听下面的曲子。
属和弦
为了不无聊,我们需要一个不稳定的和弦,来和主和弦形成对立,那个和弦就是第5个音的和弦,我们称之为属和弦。
属和弦的感觉就是跟主和弦相反,即不是开始,也不是结束,听起来有一点不稳定,有一点还没结束的感觉。我们就把它比喻成在外面好了。
听听看下面的曲子,就有一种从家到外面,然后又回到家的感觉。
解决
我们把从不稳定的感觉接到稳定的感觉叫作解决。
三全音
早在300多年前的巴洛克音乐开始,作曲家用第5个和弦的时候,为了达到更加还没结束的感觉,常常都会外加一个音,属七和弦,也就是把G变成G7。G7中的4和7会形成一个很不协合的组合,我们把这个组合叫作“三全音”,因为这两个音的距离刚好就是3个全音。
因为三全音太不舒服了,所以会非常想要解决到一个稳定的状态。
所以主和弦和不稳定的属和弦就是调式音乐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,从300多年前到现在都是这样。
下属和弦
只有主和弦跟属和弦两种还是太无聊,所以还有其他和弦,就是第4个音的位置,也就是C大调中的F和弦,称之为下属和弦。
下属和弦有一个中介性质的功能,有一种从主和弦跨出一步的感觉,我们也常常用它来接到属和弦,我们就比喻成“桥”好了,因为桥有一种中介的感觉。
以上就是3种最基本的和声功能。
你可以从家出来,上桥,到外面,再回家;
也可以从家出来,上桥,直接回家;
也可以从家出来,直接到外面,再回家
但是有唯一一条少走的路线是从外面到桥,因为在外面就有一种很紧张的感觉,想要赶快解决。所以至少在18世纪的古典音乐中找不到有G7接到F的例子。虽然在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这个规则没有那么有严格,就算有外面接到桥的例子,那个外面的和弦也非常少是属七和弦,或者那段根本就不是用和声功能的方式来思考的。
最后来一个最基本的和弦进行